本報訊(記者傅洋)旅游扶貧成為這兩年的熱詞,發展旅游業是否可以帶動一個地區全面脫貧?旅游產業又該如何實現精準扶貧?通過長達一年多的跟蹤比對研究,8月1日,中國旅游研究院首次在北京發布《萬達丹寨旅游扶貧模式和效果評價報告》,報告用大量數據、詳實的案例很好地回答了這些爭議性的問題,一年來萬達丹寨亮麗的脫貧數據也證明了萬達丹寨扶貧模式有示范價值。開業一年,游客實現井噴式增長,帶動當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倍。
國務院2014年曾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提出大力倡導民營企業扶貧。隨后,萬達集團2014年啟動丹寨包縣扶貧,已累計捐資21億元,主要包括三個項目,其中先后捐資13億元建設丹寨萬達小鎮,3億元建設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5億元設立專項扶貧產業基金。
通過長達一年多的跟蹤比對研究,報告認為,萬達丹寨包縣扶貧創新性地發揮旅游扶貧功能,樹立了中國旅游精準扶貧的樣本。數據顯示,開業一年的丹寨萬達小鎮全年累計接待游客550萬人次,是2016年丹寨全縣游客數量的600%;丹寨縣旅游綜合收入達24.3億元,是2016年全縣旅游綜合收入的443%;直接帶動全縣1.6萬人實現增收。
此外,小鎮不僅創造1870個直接就業崗位,而且每一個商鋪都帶動一批合作社和貧困戶。小鎮339個商鋪中有210家商鋪直接帶動貧困戶,產品涉及手工藝、美食、苗侗醫藥、土特產品等。同時,帶動全域發展。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一年,帶動丹寨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住宿業等20個行業發展。J004
編輯: